3月24日,知名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揭开了一项创新技术的神秘面纱——发布了2024年的年度报告,其中透露了令人振奋的钠电池研发进展。据悉,比亚迪的钠电池技术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,实现了200Ah的大容量电芯,以及超过10000圈的出色循环性能。更重要的是,它在安全性、功率输出以及适应高低温环境的能力上都超越了锂电池。目前,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MWh级别的储能系统。
紧接着,3月28日,中科海钠也将展示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钠电池解决方案,这一方案将具备“装载少、充电快、使用频”的显著特点,为商用车辆带来新的变革。
回顾去年10月,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不甘落后,推出了骁遥超级增混电池,并引入了创新的AB钠电池体系。值得一提的是,领克900已于3月正式宣布采用骁遥电池。宁德时代不仅预计今年将有近30款搭载骁遥电池的增混车型上市,包括奇瑞、上汽等知名品牌,而且其第二代钠电池也即将面市,其能量密度已经提升至200Wh/kg以上,与磷酸铁锂电池不相上下。
钠电池以其优越的宽温性和倍率性,预计将在特定应用场景中逐步取代锂电池。据SMM钠电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钠电池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了3.6GWh,同比增长了260%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SMM预测今年的出货量将达到23.1GWh,同比增长高达542%。
相关公司:
【传艺科技】:这家企业已经掌握了圆柱和方形两种钠电池的生产技术,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841万元的收入,同比增长达到了160%,显示出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和快速增长。
【维科技术】:成功建立了两条总产能达到2GWh的全自动钠电池生产线,为钠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展现了其在产业规模上的领先地位。
【普利特子公司海四达】:其钠电池产品已经开始供应特种车辆和工业叉车市场,并成功接获订单,这标志着其产品已经步入商业应用阶段,实现了市场化的突破。
【振华新材】:在2023年就率先实现了钠电正极材料在车辆端的应用,其产品线涵盖了层氧体系和聚阴离子体系,展现了其在材料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。
【万润新能】:在钠电正极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已经实现了百吨级别的产品出货,显示出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升。
【中伟股份】:在2023年投入生产,启动了年产8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的项目,为钠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材料支持,巩固了其在正极材料市场的地位。
【中科电气】:其硬碳负极产品已经在行业内的头部客户中进入量产导入阶段,展现了其产品的市场潜力和技术实力。
【元力股份】:已经实现了生物质硬碳的量产,为钠电池提供了另一种负极材料的选择,推动了负极材料技术的多元化发展。
【圣泉集团】:建成了万吨级别的硬碳负极生产线,这标志着其在负极材料生产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,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。